应急管理部预警,秋季24省份森林火险等级较高,需警惕防范-粉丝头条网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2025年10月16日,应急管理部举行例行季度新闻发布会,通报前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并介绍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通信保障等相关工作情况。
全国自然灾害方面,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指出,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地震、台风、风雹、干旱为主,低温冷冻和雪灾、森林火灾、沙尘暴、海洋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共造成5512.2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742人,紧急转移安置301.3万人次,倒塌房屋7.14万间,损坏房屋63.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301.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76.5亿元。
“灾害影响较近年同期总体偏轻”是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之一。申展利指出,前三季度,受灾人次较近5年同期均值下降45%,“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前三季度总数的41%、48%。
其次,前三季度,主汛期降雨极端性强,北方地区受灾较重。“全国共出现36次区域暴雨过程,华北雨季较常年明显偏长,降雨量偏多。”申展利说。
高温方面,全国高温天数多,南北方旱情阶段性区域性发展。申展利指出,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8月高温少雨对湖北、江西等地秋粮作物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台风生成和登陆个数总体偏多。具体到受灾区域,申展利介绍,广东受灾相对较重,有342.6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汛期,上述北方地区多因极端暴雨天气而断路、断网、断电相关情况。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司长魏平岩指出,尤其在断路的情况下,要短时间恢复受灾地区公网和电力基础设施,难度非常大。
“对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在发生‘三断’以后,迅速建立起应急指挥通信保障。”魏平岩介绍,应急指挥通信保障的重点是保障救援工作,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救援队伍和救援对象能够建立联系,及时掌握被困区域的灾情,提高救援的准确性、及时性、针对性。
谈及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魏平岩指出,近年我们为全国10.2万个多灾易灾的乡村配备了10万多部卫星电话,像今年的“7·28”华北暴雨期间,北京怀柔、密云、平谷等地都出现了部分乡村通信中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村干部就是通过卫星电话及时地向上级部门报灾。
“近年来,我们还建设了应急管理部门专用的370MHz应急指挥无线通信网,这套系统具有韧性抗毁的能力。目前各地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在今年汛期,广东、甘肃等地已经把370MHz对讲机作为主要的应急指挥通信保底手段。”魏平岩说。
此外,全国各地现已进入秋冬森林草原防火季,接下来的森林防火形势如何?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一级巡视员王金海指出,综合天气条件,林牧区物候、历史规律和火源特征分析,预计秋季24个省份阶段性火险等级较高。其中,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部分时段火险等级高。入冬以后,冬季华东、华中、华南、西南部分地区火险等级较高,其中华南、西南局部地区部分时段火险等级高。
“叠加极端天气多发难测、可燃物载量不断积累、新业态火源管控难度增大、林城交界区域风险挑战多、境外火威胁持续等因素,今年秋冬季防灭火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落细落实安全责任措施,全力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毫不松懈抓好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王金海表示。
安全生产形势方面,申展利介绍,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3442起、死亡12804人,同比分别下降20.8%、16.2%。其中,发生重大事故6起、死亡96人,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3%、20.7%;发生较大事故277起、死亡1030人,同比分别下降8.3%、9.6%。
“虽然,前三季度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一些地区和行业领域典型事故时有发生,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申展利说。
谈及前三季度事故主要特点,申展利介绍,首先是建筑业事故总量同比下降,但铁路工程发生重大事故,施工现场坍塌、高处坠落和中毒窒息较大事故多发,央企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事故多发。
其次是交通运输行业事故总量持续下降,但水上交通发生重大事故,道路交通发生多起重大涉险事故。此外,矿山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非法盗采较大事故多发,风险隐患治理不到位酿成多起事故。
化工行业方面,申展利表示,该行业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均同比下降,企业检维修违规作业导致事故,危险化学品非法违法生产、储存、使用安全风险突出。最后,前三季度,人员密集场所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饭店、商铺等商贸场所火灾事故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