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基地落户北京,总投资达十亿欧元,引领行业新篇章-粉丝头条网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与辅料混合定容后,来自德国法兰克福的甘精胰岛素原料药被配制成甘精胰岛素溶液,在隔离器里被无菌灌装到卡式瓶中。通过灯检等检验程序后,它们以每分钟280支的速度,在全自动化组包装流水线上被加上笔身、笔帽,组装成胰岛素笔,装入成品箱。
在跨国药企赛诺菲的北京生产基地,每年最多可有4800万支甘精胰岛素被这样生产制造出来,经过严格控温的冷链运输,最终应用于临床,到达患者手中。
而与此相隔7、8公里,另一座胰岛素生产基地也将拔地而起。
界面新闻从赛诺菲获悉,10月17日,其位于北京经开区的胰岛素原料药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投资规模10亿欧元(约78.2亿元人民币),不仅创下赛诺菲在华最大单笔投资纪录,也成为国内首个由跨国企业设立的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基地。
赛诺菲告诉界面新闻,胰岛素原料药的生产高度专业化,需要在严格质量标准下完成生物合成与纯化工艺。新基地预计于2032年建成并投入生产。这也使其胰岛素在华生产环节从组包装、制剂灌装,首次延伸到更上游的原料药生产,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一种天然激素,核心功能在于调节血糖平衡。2022年,全球约有8.28亿18岁及以上的人口患有1型和2型糖尿病,超过60%的糖尿病患者生活在亚洲。作为该疾病的基石性疗法,外源胰岛素被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这一已有百年历史的药物也见证着人类医药工业的发展。如1978年,生物技术公司的先锋基因泰克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合成人胰岛素。随后,其与礼来合作的重组人胰岛素在美获批,开启了生物制药时代。赛诺菲的北京生产基地中也是同样。
1995年,已进入中国市场13年的赛诺菲首先落子北京和杭州,建立符合国际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的现代化制药生产基地,开始在国内规模化生产。一年后,赛诺菲位于深圳的疫苗生产基地亦在南山区成立。
彼时,北京生产基地周围还有大片空地,首次开工主要是对口服降糖药亚莫利(格列美脲片)进行分包装。到2025年,这里已成为赛诺菲在亚太地区最大的胰岛素注射剂生产基地。位于杭州和深圳的则分别是固体制剂制药生产基地、国内首家且唯一的外商独资疫苗生产基地。
赛诺菲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北京生产基地产品覆盖糖尿病、心血管、肿瘤及罕见病等领域,包括胰岛素来优时(甘精胰岛素U300)、来得时(甘精胰岛素U100)、赛益宁(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注射液),及抗凝药克赛(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等近20种产品。

其中,来得时是赛诺菲旗下首款重磅胰岛素产品,也是全球首个可实现24小时长效作用的胰岛素类似物。其于2000年在美国获批,2015年前后获超8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峰值。2004年,该产品在国内获批上市。米内网数据显示,其2017年在国内样本医院中市占率一度超75%。赛诺菲北京生产基地则分别于2010年、2012年建设来得时组装车间、无菌灌装线。
无菌灌装是整个胰岛素生产的核心。赛诺菲北京生产基地负责人向界面新闻介绍,与一般口服制剂、胶囊剂不同,胰岛素注射液为无菌药品,也就是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其无菌保证系统相当复杂。北京生产基地则是国内第一家引进隔离器技术的外资工厂。工作人员通过隔离器手套在产线上操作,完全隔绝了人员和物料的外界污染,并全程进行微生物监测——任何细菌都可能导致整批药物报废。
界面新闻从赛诺菲获悉,经过技术转移和工艺设计,北京生产基地第一条无菌灌装产线于2017年底完成工艺验证,2020年开始商业化生产。随着人才和技术成熟度提升,第二条产线投入使用速度加快。其2022年立项,2025年完成工艺验证,预计2026年可开始商业生产。到2031年,北京生产基地的最大年产能将达到1亿支胰岛素笔,也就是相较现在翻倍。
这期间,赛诺菲亦不断追加对北京生产基地的投资,如2020年至2023年投资7亿元扩产,用于生产来优时和赛益宁。另外,为加速引进更多生物制品到国内,北京生产基地还建立了生物分析及中国药典专家中心实验室,为赛诺菲新药注册提供分析方法研究和技术支持。

实际上,历经30年,从在华胰岛素生产上的持续投入中亦可窥见赛诺菲在中国的产品与市场策略。
一方面,近年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国家医保谈判、带量集采等行业政策相继落地,本土生物科技公司实力渐强,这都重塑着医药产业格局和发展方向,紧抓创新和提高商业效率成为各家跨国药企的“一致动作”。另一方面,中国也逐渐成为诸多跨国药企的第二大市场。2024年,赛诺菲将全球划为美国市场、中国市场、核心市场和国际市场,中国首次独占一席。
在2021年第六批国家药品带量集采(胰岛素专项)中,赛诺菲来得时、来优时中标。2024年续采时,来优时还成为唯一连续A类中标的原研超长效基础胰岛素,A类即意味着更大的价格降幅。
对此,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在接受行业媒体健闻咨询专访时表示,中国糖尿病患者达到1.4亿,其中有相当比例需要注射胰岛素,也就有着巨大、持续的需求。自2019年参与集采以来,赛诺菲集采品种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平稳——虽然价格下来了,但销量上去了,这符合公司当初参与集采的预期。
他还提到,赛诺菲当前和未来的创新重点为四大慢病防治(心血管、代谢、呼吸、肿瘤)以及免疫、移植、罕见病等领域,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紧密贴合。因为这个规划清晰表明了中国患者的需求,需要长期、重点防治的疾病谱。
在此之下,除投资本地化生产外,施旺也告诉界面新闻,当下赛诺菲90%以上的全球同步开发项目都能看到中国团队的贡献。公司也在以开放的姿态深化本土合作,推动更多契合中国患者需求的创新药物加速落地。
界面新闻注意到,仅这两年,赛诺菲就先后牵手天境生物、箕星药业、华深智药、维亚臻等多家公司,引进抗肿瘤药尤莱利单抗、选择性小分子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自免和炎症性肠病领域双抗、RNAi降脂药,并与凯辉基金在上海共同设立医药创新基金,用于投资国内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