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经销商压力重重,宗馥莉能否稳住局面?-粉丝头条网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界面新闻获悉,10月23日宏胜系销售各分公司接到通知,2026年继续使用娃哈哈品牌,不会出现其他品牌。
这意味着,宗馥莉于9月辞职后推出的“娃小宗”品牌夭折。
截至目前娃哈哈官方未向界面新闻回应。
10月23日,一位娃哈哈集团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宗馥莉已回来上班,但因此前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及总经理,她现在是以宏胜饮料集团总裁的身份行事。
娃小宗的诞生源于娃哈哈集团内部矛盾。宗馥莉出任娃哈哈董事长和总经理之后,对组织架构和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此举引发不可调和的矛盾:宗馥莉手下的宏胜系公司掌握娃哈哈的生产与销售,但“娃哈哈”商标属于娃哈哈集团。

宗馥莉曾申请转让娃哈哈的商标,但没能成功。今年2月娃哈哈官方发文表示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申请由娃哈哈集团转让至宗馥莉持股51%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直到9月娃哈哈又发文强调,上述问题未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必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全体股东,指的是宗馥莉、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集团、与娃哈哈职工持股会。
宗馥莉辞职或起因于“娃哈哈”商标的使用不合规。界面新闻从一名娃哈哈内部人士处获知,娃哈哈集团大股东上城文旅曾提出让娃哈哈出资购买其所持46%股份和娃哈哈商标,但金额并未谈拢。

“娃小宗”的结束在很多人看来是必然。
界面新闻注意到,宏胜在今年5月提出系列“娃小宗”商标的注册申请,但截至目前未有任何一项注册通过审批。上述娃哈哈内部人士对界面新闻称,这是因为“娃小宗”涉及对“娃哈哈”商标的侵权。
“单纯两个商标放在一起相似度可能不是特别大,但一般商标局在审查的时候是通盘考虑,比如说娃哈哈的知名度非常之高,那么它的护城河就会非常宽,即便没有那么像的也会被涵盖在里面。而且申请商标有公示期,在公示期里娃哈哈也完全可以自己去举证,说涉嫌不正当竞争等。幕后的故事都有可能造成注册不通过。”一律师对界面新闻表示。
更为关键的是经销商的态度。
界面新闻获得的今年9月一份宏胜系公司通知显示,从2026年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娃小宗”品牌。另有公开报道称,娃哈哈经销商被要求不能代理娃小宗,否则将取消经销资格。
娃哈哈集团始终未回应这些消息。
界面新闻联系到的一名山西娃哈哈代理商表示,他未收到这类“二选一”的通知,但他身边的经销商们“还是认可娃哈哈”,因为近几年饮料市场生意不好做,娃哈哈今年的销售也不算理想,经销商们更加不愿意接新品。
他告诉界面新闻,“在我们这三线城市,娃哈哈在消费者心中仍然是国民品牌,不可能被娃小宗轻易替换掉,而且在眼下不太景气的消费市场,新的品牌培育起来难度相当大。”在他看来,娃哈哈应该增加维护市场的业务员,并在新的场景和销售渠道发力。
而尽管标注有“娃小宗”字样的饮料在社交平台上流传,至今仍未见具体产品出售。
如果没有今年以来发生的种种纠纷,2025年应该是娃哈哈在业务上专注、进取的一年。自去年9月起,娃哈哈就开对10万台线下冰柜进行招标,数量远超此前一年多批招标的总和。界面新闻从知情者处获悉,这10万台应是用于2025年的投放,2024年的投放数量也已经超越往年。
今年8月,宗馥莉在接受界面新闻书面采访时称,“今年快消行业的环境并不轻松,我们确实承受了不小压力,阶段性完成度与预期存在差距,这是事实。”
而在2024年,在宗馥莉担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的第一年,叠加了宗庆后去世带来的情怀助力下,娃哈哈的业绩被拉回过700亿的巅峰区间。
前后业绩的对比可能让娃哈哈的经销商与销售人员倍感压力。每年的11月是娃哈哈收取经销商保证金的最后期限,但界面新闻获悉,今年宏胜系销售公司收到的口头通知催促经销商在10月底前缴纳完保证金,否则不予签订新一年的协议。
在此之前娃哈哈经销商的合同已经转向与宏胜公司签订。上述山西代理商对界面新闻表示,他的合同于去年改为跟宏胜签订,娃哈哈每月打款的数额根据上一年度同期不含税增长,但市场的不景气导致一些经销商卖不出去货,所以不打款,他的上一次打款就拖了很久。
而从宗馥莉以及宏胜饮料集团的角度上看,继续使用“娃哈哈”商标对其也有利好。
虽然她已经辞去了娃哈哈集团的相关职务,但宏胜仍由宗馥莉实际控股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宏胜和娃哈哈集团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法人实体,它的股权结构清晰,宏胜背后的恒枫投资百分百由宗馥莉持股,与娃哈哈集团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而宏胜是娃哈哈的“上游”。如今宏胜的业务范围逐步扩展到上游的高端设备制造和原料配料研发,中下游的印刷包装、饮料生产,以及终端的物流、营销,并拥有40多家子公司及100多条生产线。就一个宏胜饮料而言,目前可公开的信息显示,2022年净利润可达14.7亿元人民币。
因此,能够继续使用“娃哈哈”商标,对于宗馥莉和宏胜来说是保持其正常运转,且能够持续获得利润的根本。

此外,宏胜还加速了产能布局。工商信息显示,2024年之后,宏胜对外投资了15家新公司。如果这些产能投入到“娃小宗”身上,或许会由于市场接受度仍未打开而造成浪费与亏损。在此之前,宏胜的年生产能力达4.8亿箱,但这个产能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在2024年娃哈哈市场需求暴增时,它因产能不足而找到今麦郎代工。后续宗馥莉的产能投入也是照着娃哈哈产品来进行设计的,继续沿用该商标也使得她的规划不会乱了阵脚。
目前仍然无法获知在这40多天内,娃哈哈集团和宗馥莉之间关于商标进行了怎么样的讨论与规划。宏胜能够使用娃哈哈商标多久,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