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第四财季营收1024.7亿美元创新高,大中华区成唯一下滑区域|界面新闻 · 科技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北京时间10月31日,苹果公司(NASDAQ:AAPL)发布了截至9月27日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苹果第四财季总营收为1024.66亿美元,创同期历史纪录,较上年同期的949.30亿美元增长8%;净利润达274.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47.36亿美元大幅增长86%;每股摊薄收益为1.85美元,较上年同期的0.97美元增长91%,三大核心财务指标均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不过,与整体亮眼表现形成对比的是,苹果第四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144.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50.33亿美元下降3.6%,成为全球各区域中唯一营收下滑的市场,美洲、欧洲、日本及亚太其他地区均现增长。在第三财季,苹果曾凭借降价措施,扭转了大中华区营收连续7个季度下滑的颓势。

从全年表现来看,2025财年苹果营收为4161.61亿美元,较2024财年的3910.35亿美元增长6%;净利润为1120.10亿美元,较2024 年的937.36亿美元增长19%,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就各产品品类而言,不同板块呈现分化态势。其中,作为核心收入来源的iPhone业务,本季度净营收为490.2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62.22亿美元同比增长6%,尽管未达到华尔街平均预期的501.9亿美元,但增长动力较为明确。iPhone 17系列在本季度内发布,虽仅计入一周多的销售额,但其市场需求旺盛,有效推动了该业务板块营收增长。
Mac业务则成为本季度的增长亮点,净营收为87.26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7.44亿美元增长13%,超出华尔街平均预期的85.9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Mac产品的性能提升与新功能迭代。

iPad业务与可穿戴设备、家居产品和配件业务则表现平稳,其中iPad净营收为69.52亿美元,略低于华尔街平均预期的69.8亿美元;可穿戴设备等业务净营收为90.13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90.42亿美元近乎持平,但超出华尔街平均预期的84.9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服务业务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本季度净营收为287.50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49.72亿美元增长15%,且超出华尔街平均预期的281.7亿美元。
在全球各区域营收表现中,大中华区的下滑值得关注。苹果CEO库克在财报电话会中指出,iPhone Air在华上市推迟是导致大中华区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但他明确表示,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大中华区营收将恢复增长,“我们对中国市场依然充满热情,我们非常喜欢当地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反应,并预计第一财季将重回增长轨道。”
除了产品上市时间的客观因素外,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对苹果造成了一定冲击,本土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产品在中低端市场持续发力,不断挤压苹果的市场份额。同时,在当前消费者高度关注的人工智能功能领域,苹果相比部分中国竞争对手尚未形成明显优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产品在华的市场竞争力。
谈及人工智能,库克透露,苹果正在推进更个性化Siri的开发,该功能仍计划于明年推出。同时,苹果将继续扩大AI合作生态,类似在Apple Intelligence中整合ChatGPT的模式,且对AI相关并购交易持开放态度。
对于未来业绩表现,苹果管理层释放出乐观信号。库克透露,受iPhone 17系列市场需求强劲的推动,2026财年第一季度iPhone收入将实现两位数增长,整体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0%至12%,有望创下史上最高第一财季营收。
资本市场方面,截至10月30日美股收盘,苹果股价报271.400美元,涨0.63%,市值为4.03万亿美元。苹果也是继英伟达和微软之后,美股市场上第三家迈入“4万亿美元”俱乐部的公司,而英伟达已成为史上首家超5万亿美元市值公司。








